第9章
治家绝不手软
魏管事终于回过神来,求助地看向徐嬷嬷。
徐氏一家原在柳府便颇有地位,如今在长公主府亦是能在主子面前说得上话的。
故而魏管事才在察觉到危险时,率先将徐嬷嬷扯了进来。
“魏管事,你是料定了本宫不懂这些,糊弄本宫呢?”
宋若杉索性再将一军,这时候若有人再站出来,便是坐实了糊弄之嫌。
徐嬷嬷讪讪的,到底是被姓魏的攀咬了一口,正想着该如何为自己辩解一句,当下却又被宋若杉堵得死死的。
心中正是恐慌,却听宋若杉再次发话。
“今日既然开了口,便只能按照先前说好的做,将魏管事发卖,由底下的人顶上。”
“殿下、殿下饶命啊,是……”
“魏大,事已至此,你便认了吧,别再说些没的,惹主子不快,连你一家子都跟着遭殃。”
徐嬷嬷上前一步,暗暗踩了魏管事一脚,算是提醒亦是威胁。
魏大恍然,妻女尚在柳府为奴,得罪了长公主自己滚蛋是小,可得罪了徐嬷嬷,连累妻女在柳府的日子,那可不妙。
魏大登时收了声。
宋若杉当然看得明白,当即吩咐晚娥将魏大的身契拿来。
“说发卖,最终丢的还是长公主府的脸,晚娥,将身契还给魏大,让他自谋前程去吧。”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他们虽是柳府旧人,可身契早就掌握在了宋若杉手中,实在不该把这位真正的主子不当一回事。
说什么自谋前程,在这上京城中根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魏大,今后只怕是无人敢要,再无前程可言。
堂下众人皆敛了之前的散漫姿态,站得笔直。
宋若杉端起新沏的茶水,“这账还有多少问题,本宫与你们心中同样有数。”
话是这么说,可这堂下的一个个,谁没偷偷存着侥幸之心?
一个魏管事,恐怕不足以让他们相信宋若杉真对府里的账目了如指掌。
“林嬷嬷。”
“老、老奴在。”
这位嬷嬷平日掌管的是文房的采买,刚经历过魏大一事,此时突然被点到,心中不免战兢。
双腿藏在裙下,不受控制地打旋儿。
心中偷偷地骂了声“晦气”。
“这两年来,文房采买,每次都有朱砂这一项,这是为何?”
“为…为何?”
林嬷嬷不明白,她只知颜料中本就有朱砂、雄黄、石青这些东西,怎么就朱砂这一项不能有了?
再者,因着柳相的关系,长公主平日里也是有作画的。
她不过是偷偷加大了采量,也没有魏大那样的胃口,一直小心谨慎。
可这……究竟有何不妥呢?
“老奴、老奴……不明白。”
宋若杉见她不明就里,嗤笑一声,莞尔:“国丧未过,无论本宫绘画还是作批,皆要避开朱色,此乃孝道……”
宋若杉话还未说完,林嬷嬷已是“扑通”一声跪伏在地。
“殿下,殿下饶命啊。要怪……就怪老奴购进之时疏于核对,偷了不该偷的懒,由铺子那头胡乱编造,多了这么一笔,老奴是无心的啊殿下,就是给老奴一百个胆子,老奴也不敢如此胡作非为,令主子德名污损。”
“砰!砰!砰!”
林嬷嬷的头,一声声地在地上磕得响亮。
她是贪得不多,可这点无知却能直接要了她的命。
宋若杉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朱砂是常用色,一时弄错,也是有的,好在你这账上的数目,出入不大,也好在你不善狡辩,不像魏大那般惹得本宫心烦,如若知错能改,本宫亦不愿赶尽杀绝。”
“能改的,能改的!老奴今后必定勤勤恳恳,一个错字也绝不放过。”
林嬷嬷赶忙又磕了几个响头。
暗暗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宋若杉轻笑,“那倒也不必,今后文房的账目不消林嬷嬷费心。如之前说的一样,由下面的人顶上,林嬷嬷免去管事之职,至于去哪儿……”
宋若杉在堂下扫视一眼,“便由徐嬷嬷做主安排吧。”
总之,不论怎么安排,今后也只有任人摆布的份了。
“奴婢,领命。”徐嬷嬷大大方方地站出来,脸不红心不跳。
她平日里敛财从不亲自出面,账面上根本查不出什么,靠的皆是底下人的“孝敬”。
昨夜看完账册,宋若杉便猜到了这一关节,也不急于一时。
宋若杉又扫了一眼,发现当年暗翼盟死士的两位遗孀。
她们不过三十上下,此时正垂首立在人群最后。
都怪她,这两年来忙于朝堂政事,真真地将家宅中的事都给放了,还犯了识人不清的错处。
“许氏、王氏,你们上前来。”
这两人身子骨瘦弱,废了好大劲,才从膀大腰圆的嬷嬷、管事里挤出来。
“殿下,奴婢在。”
见她二人太过小心谨慎,脸上似有担忧之色,宋若杉忙道:“放心,你们二人这两年做得很好,听闻两家的小子在私塾里颇得先生赏识。”
提起孩子,两人面露喜色,也惊讶于长公主竟能得知这等琐事。
“这些都是长公主恩德。”
宋若杉莞尔,“许氏,本宫记得你家里还有个姑娘,可送去开蒙了?”
“姑娘方才五岁,尚未……”许氏心中亦不是滋味,她得长公主垂怜入府当差,她和王氏在这府中,既不争权,亦不夺利,能供一人上私塾,已是不易。
男孩儿是香火,什么好处都得落在儿子身上,不得已只能紧着姑娘。
宋若杉却道:“也别叫姑娘荒废了,纵然是今后要嫁人的,也要有一技傍身更为稳妥,许氏,今后书房里的事便由你来负责,先将姑娘送去开蒙,今后也可将姑娘带进府里。”
许氏大喜,她不是不疼爱女儿,只是当真能力有限,如今升做大管事,只要紧一紧便能负担女儿开蒙的费用。
更不必提,长公主让她负责书房里的事务,还让她将姑娘带进府里,这不正意味着自家的姑娘也能入得殿下的书房么!
“奴婢必当带着姑娘来拜殿下的再造之恩。”
宋若杉笑笑,“倒也不必如此,这是你应得的。”
底下,从柳府过来的那些人脸色黯了黯,都变得有些不太自在。
宋若杉接着安排,“魏大这块差事有底下的人顶上,便是又空了一缺,便由王氏接上吧。”
王氏亦是惊喜,她本就是个小管事,而今虽未升职,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可膳房采买这块,是个肥缺,抢都抢不来呢。
“你们二人先退下吧。”
“多谢殿下。”
两人一齐磕了个头,退到最后。
“这两年,谁做得如何,本宫心里头有数。”
宋若杉眼神一挑,“但本宫愿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就是要各位管事辛劳些,务必重新整理出能让本宫看得过眼的账册,否则……”
宋若杉横眉冷对,“该打发的打发,该发卖的发卖,本宫绝不手软,这是你们唯一的机会。”
一时之间,堂下人人自危,私底下眼神交接,皆有惧色。
暗自嘀咕着:今日您收拾起人来也不见手软呢!
他们还以为宋若杉醉心朝堂,不理家宅事,没想到,她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摸到七寸。
宋若杉似是才想起什么,又补充道:“期限,便定为十日。”
“十日?!”堂下登时有三两人不约而同轻呼出声。
“那便七日。”宋若杉不咸不淡道。
众人登时收了声,生怕一个不小心,又叫长公主缩短了期限。
他们哪里是嫌多的意思?
随后,宋若杉又过问了几项府宅中的琐事,皆指明了要徐嬷嬷回答。
凡是徐嬷嬷说的,宋若杉照单全收,不作怀疑。
一来二回便将徐嬷嬷捧到极高的位置上。
叫众人皆知,长公主殿下十分信任和仰仗徐嬷嬷。
“今日说的这些,便是本宫的意思,诸位若有不明白的,向徐嬷嬷请教便是。”
宋若杉特地向徐嬷嬷道了声“辛苦”,又特地将她留下,才让众人散去。
这叫原本已被汗珠子浸透了后衫的徐嬷嬷惶恐不已。
当然,惶恐之中还带着一股叫人捧上天的得意。
一众管事退去后,宋若杉又换上了一副和蔼的神色,叫徐嬷嬷坐。
推辞了几下,徐嬷嬷才浅浅地倚在椅子前端坐了。
宋若杉又让竹葵给徐嬷嬷奉了茶,才道:
“徐嬷嬷,这件事还得由你来管。”
“这……”
倒不是她想推辞,而是这件事一旦管上,不成了断人财路的阎王了?
招恨。
宋若杉知她所想,接着道:“徐嬷嬷到底是柳府旧人,今后亦是要同本宫回柳府去的,本宫初掌家宅,也不知今日这般处置,是否得当,如有做得不妥的,徐嬷嬷还要多提点才是。”
“哪里,殿下仁厚,今日这事一出,府里定然没有一个不服的,奴婢在柳府多年,说句僭越的,殿下已有当家主母之范。”
“说起这个,徐嬷嬷你也知道,本宫身边没几个可用之人,晚娥到底还是个姑娘,经验不足,柳府高门大院,不似此处,能由着本宫胡来,当年将你们借来,便是为了成为今后之倚仗,不知徐嬷嬷,愿不愿意当本宫在这二府之中的倚仗?”
徐氏眼神一亮,宋若杉口中的“二府”指的是……
长公主府与柳府?!
长公主府虽是皇室,可宋若杉一个女娃娃,如今又不理朝事了,嫁人乃是其唯一归属。
且以她的皇室身份,今后必是相府当家主母。
两相比较,柳府的根基可要比这长公主府深多了,若能在这个时候早早和未来主母站成一派,成为她唯一的倚仗……
长公主府事小,若是能当上柳家三府的大管家……
若非当着宋若杉的面,徐氏定要狠狠地拍一拍自己大腿,怎的早没想到这个好主意!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9001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