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赵曼等人在宋丽娟的指引下立刻来到王志远的旅店,首先还是对旅店进行了盘查,结果和预想的一样,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和王志远结婚后,他们两个人也就一直住在这旅店里面,在镇里倒也没有其他房子,明面上这的确是他们夫妻唯一的财产。
之后在宋丽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这旅店旁边据说很久无人居住的空院子中。
不得不说这院子防护性十分严密,院墙就快达到两米,而两扇高达两米的天蓝色铁门让所有想要窥视里面的人都不得不放弃,甚至你从外面哪怕透过门缝也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点面积。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我们找到了专门的开锁公司,直接将锁门的大锁撬开。
而经过我的观察发现,这锁头虽然看起来生锈像是很多年没有动过的样子,可是锁芯的痕迹都是新的,这证明这扇门实际上经常有人打开。
打开院门,我们看到的事一个宽敞的院子,除了一间房,其他位置都铺满了砖头,虽然有些杂草,可是可以清晰的看到杂草之间有人经常走过和痕迹,这些痕迹甚至形成了一条条若隐若现的小路。
再次撬开房间的门锁,我和张曼还有宋丽娟直接进入房间内,发现这房间十分的干净整洁,一点都不像很多年没有人住过的样子。
而且房间很多,虽然不大,但也是五脏俱全,看起来就像是有一个旅店。
不过这个房间中一个超乎很大的厨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厨房里面厨具十分的少,但是菜刀。斧头、案板却有很多,其中很多都废弃的样子,好像是用坏了。
尤其是几口大锅更是让我的眉头忍不住皱了皱。
虽然都很干净,但我的心中却隐隐有一种作呕的感觉,不敢在细想,看到这里,我心中对于宋丽娟的猜测就已经确定了八九不离十了。
看来这王志远隐藏的还挺深,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间彻头彻尾的黑店!
根据宋丽娟的指引,我们在最里面的房间,找到了她所说的发现的那个箱子。
其实就是一个行李箱,打开之后我发现里面的东西可不是什么杂物,这居然全部是一些金银首饰,是真真正正的好东西!
而宋丽娟从里面拿出一块手表,有些黯然的说道:“这是李明来到这边的时候我送给他的手表,现在出现在这里,你说他真的有可能是遇害了吗?”
我知道,宋丽娟的心中对这件事早就有了答案,嘴上这是说只是还不愿意承认罢了。
我们将整个箱子直接打包带回,只要在里面发现王志远的指纹,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他如果有罪,那就绝对逃不掉!
之后我们对其他房间进行调查,结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现。
很显然在清理痕迹这方面,王志远还是有一把刷子的。
可是这并不能瞒得住我们,立刻用发光氨对整个房间大大小小的位置进行喷涂,结果令我们所有人大跌眼镜,就连赵曼也忍不住有一丝恐惧之色,忍不住说道:“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整个屋子大大小小的房间内的墙壁上,地板上,床上,玻璃上,到处都在散发妖异的蓝色光芒,尤其是厨房的位置,从上到下,尤其是那些斧头菜刀以及案板上面,那光芒都让我感觉到有些刺眼!
“太可怕了!”我忍不住感叹道,难以想象,这究竟是做了多少起案子,才能达到如今的这种程度和规模,一时间就连我的内心都升起一丝恐惧。
王志远的心究竟是怎么做的,居然能够达到如今这种规模。
而就在这个时候,负责调查院子的同事来到身边,告诉我在房屋的后面有了新的发现。
我们立刻警觉,这种时候有新发现,是什么发现,心中都有了一些猜测。
跟随同事来到这院子后面的一角,几个同事拿着锹已经挖出了一个不小的深坑,很快我就看到,两个同事从坑的下面,抬出了一件被层层保鲜膜包裹的事物。
我和张曼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众人一起找了个地方,将保鲜膜直接一层层拆开。
这保鲜膜实际上已经不知道被埋了多久,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只需要轻轻一碰,就可以层层剥开。
不到十分钟,一股扑面而来的恶臭袭来,差点让我呕吐,不过我们强大的职业素养还是忍住了。
随着所有的保鲜膜被撕开,一具断成数断的骸骨展露在我们的眼前。
经过法医的拼接,我们确定这是一具年龄大约在五到六岁的女性尸体,死亡时间大约是在五年前!
知道这个消息张曼有些黯然,看着这尸骨上本被生生砍断的痕迹,真的很难想象这个不到十岁的女孩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残忍折磨!
“王志远这个浑蛋!”张曼忍不住骂道,而这时候的我已经想起了五年前一件惊动整个市区的案子。
某公司总裁千金吴兰被绑架撕票!
一个六岁的女孩,在一次幼儿园放学后直接失踪了。
绑匪要求五百万的赎金,当时吴兰的父母慌了,根本不敢报警,直接将五百万的赎金交了上去,可是结果却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五百万赎金收到后,绑匪彻底断了联系,至于他们的女儿吴兰也就此失踪,再也没有人找到她究竟去了哪里。
吴兰断了消息后,吴兰的父母选择了报警,可是那时候已经晚了,摄像系统还不完善,以及条件限制,根本无法探明吴兰失踪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有那赎金究竟到了谁的手上。
最终这件事也就成了一件悬案,当初甚至查到了我们的小镇,可是很显然当时很多人看来这里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也就离开了。
如果眼前这具女孩的尸体真的是吴兰的话,那么就证明当初的绑匪就是王志远!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5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