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微不可查的“嗯”了一声,小太监跟他们离得不远,不好多言。
李承章偏颇李昭这件事,李云心知肚明。
但能让一个帝王这么沉不住气,可不仅仅是对儿女的偏心。
或许大炎国库空虚的程度比自己想象中要更甚。
李云目光微敛,若这件事做成了,会不会得到父皇的另眼相待?
他深吸一口气,跟着小太监到御书房外。
圆月高悬,四周一片寂静
唯独剩下了御书房透窗而出的光。
“陛下就在里面等着大皇子呢,请。”
李云点点头,“紫儿,你再等我会儿。”
“好!公子快去吧,别让陛下等急了。”
紫儿心里颇为开心,如果商路进展得顺利,这可是大功一件!
这个功劳谁都抢不走,到时候李云在大炎的处境肯定要好上很多。
李云刚到御书房,李承章身边的太监十分有眼色的出去了。
“孩儿拜见父皇。”
李承章的目光这才从折子上挪开,抬起头摆了摆手。
“不必多礼,朕听茯苓说,你已经想到了筹措赵家军粮饷的办法?”
李云对上李承章威严的目光,镇定自若的应了一声。
“正是,孩儿在外这些年来从未忘过大炎,这条商路也是儿子一直都在研究的。”
听到李云的话后,李承章面色变了变,这些年来,他的确吃了不少苦。
也正是李云在大楚九年,这才给了大炎喘 息的余地,这么多年大炎一直休养生息,暗中发展。
虽然目前国库空虚是当务之急,但是不论兵力还是将才,大炎都不输任何国家。
不过很快,李承章眼中的愧疚之色便退了下去。
李云身为大炎皇子,这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
“茯苓都跟朕说了,你能想出开通商路来通过贸易充盈国库,的确难得,云儿,你过来。”
李承章指了指他旁边的一把椅子,“坐下跟朕说说,这债券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云心中一颤,这是回到大炎后,父皇第一次对他露出带着一丝温情的目光。
他行了个礼,这才到椅子旁坐下。
“父皇,开通商路也是需要本金,况且,一时半刻想要筹措出赵家军的粮饷,只靠商路还做不到,所以孩儿想出了可以推行债券。”
“大炎并不缺商贾,只说京城,商贩遍地,腰缠万贯者亦不在少数,债券便是主要推给他们,通过让他们购买玉石生意的债券来筹措粮饷是最有效的行径。”
李承章沉思片刻,“债券说到底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怎知那些商人会甘愿购买,拿真心白银买一纸虚无,他们会干?”
李云嘴角扬起一模笑容,显然是十分有把握。
“商场如战场,盈亏都是常事。买债券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兵行险着,但是回报却非常大,孩儿许诺他们足够高的利益,只要有人带动,足以让那些富足的商人动心。”
不过动用金牌的事李云并没有告诉李承章。
“如此说来,债券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于那些商贾和大炎都有好处,可是你许给他们那么高的利,而且每月一结,商路可没那么快见到收益,到了日子拿不出那三分利,又该如何?”
面对李承章的疑虑,李云脸上的笑意不减反增。
这个他早就想好了。
“父皇,赵家军所用粮饷不过百万两,但债券能筹集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孩儿自会先留出一部分,用以每月返利。”
听了李云这番话,李承章眼中多了些赞赏。
不仅有奇思妙想,还十分周全,运筹帷幄。
“不错,有你这番话,朕就放心了,商路一事你可有具体的想法?这可不近是大炎的事,还牵扯到大楚,如何让大楚同意通商尚且是件难事。”
李云起身行了一礼,“孩儿心中已有主意,待回去后便写一份详细奏疏呈给父皇。”
李承章微微点头。
烛火熹微,光影交错中看不清他的眼神。
“好,朕明日便等着你的奏疏,回吧。”
李云这才躬身行了一礼,离开了御书房。
只剩下李承章目光浑浊,盯着那道远去的背影,心思捉摸不定。
李昭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咬牙切齿的瞪着外面。
“父皇,这件事你真的要让他去做?”
李承章眼中隐隐怒意,“你要有你皇兄这个脑子,还至于像如今这般模样,太子之位朕早就封了!”
李昭不服气的低下头,这个李云,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想法?
明明他在外面呆了九年,难道不是应该胸无点墨粗鄙不堪吗?
“父皇,孩儿知错了,日后孩儿一定勤奋用功,但是如果让皇兄筹措到了赵家军的粮饷,那太子之位不也是他的了?”
李承章沉默不语,眼底光芒闪烁。
“一切都还没有成定局,那些商贾不是还没有开始购买债券吗?你只需要在他之前筹措出赵家军的粮饷,太子之位就还是你的。”
李昭面色犯了难,他要是有办法,还至于大半夜跑到御书房来吗?
李承章又怎不知李昭的心思,随手拿起一个折子丢了过去。
“拿去吧。”
李昭不明所以的接过折子,打开一看,面上大喜过望。
“孩儿多谢父皇!”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
李云自回到住处后,便奋笔疾书,将商路如何开展,怎么说通大楚皇帝事无巨细的写了下来。
紫儿看了眼天色,面带担忧给李云倒了杯茶水。
“公子,喝口茶歇会儿吧。”
李云接过杯盏,也只停下片刻。
“明日父皇就要奏疏,所以我需要在今晚赶出来。”
紫儿见李云憔悴面容,心里止不住的难过。
“公子又不是铁打的,再不休息天都亮了。”
李云摇了摇头,“不急,今晚不写完,明天也没心思应对债券的事。”
紫儿转过头,有些不解。
“债券?公子不是交给万宝商号的王掌柜了吗?会有什么事情?”
李云看了眼外面漆黑的夜,目中尤为笃定。
“明日我们的债券怕是会引得众多商贾争相抢购,王仁年做不了主,自然会带着他们来这里。”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5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