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着天花板,想起去年生日那天。
我淋雨回到家,他们全都去游乐场给宋珍珍过生日,冰箱里连个剩菜都没有。
我眨去眼底热意,“我很忙。”
“就抽个空嘛,”妈妈几乎秒回,“你妹妹第一次去外地,什么都不懂。”
隔壁传来妹妹兴奋的声音,“妈!我要去海边拍照!还要去冲浪划船!”
我深吸一口气,“好。”
接下来的三天,我利用午休和下课时间,熬夜做了一份0页的PDF攻略。从机票预订到景点路线,从当地美食到安全提示,事无巨细。
发给妈妈后,她只回了个“收到”。
第二天吃晚饭时,宋珍珍却突然说,“姐,你做的攻略太复杂了,我都看不懂。”
爸爸连声附和,“就是,搞这么专业干什么?简单点不就行了。”
妈妈把最后一块排骨夹到妹妹碗里,“算了,我让你王阿姨的女儿帮忙重新做一份,她刚从三亚毕业回来。”
我低头扒着米饭,突然想起上半年我申请提前毕业时,连申请信都要自己写好了让他们签字。
“妈,”我放下筷子,“我下个月要去德国做交换生。”
妈妈愣了一下,“那么远?要去多久啊。”
“学校安排的,就三个月。”
饭桌上突然安静下来。
宋珍珍有些不高兴,“那谁帮我改论文啊?”
爸爸也沉了脸,“这么大的事怎么现在才说?”
我看着他们,突然觉得很累。
这些年我总在等,等他们能像关心妹妹那样关心我一次。
“材料都准备好了,”我轻声说,“签证也下来了。”
爸爸啪的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宋瑜,你现在翅膀硬了是不是?姑娘家家的跑那么远,出事了谁知道!”
我忽然笑了,“你们有谁在意过我?”
爸爸脸色变得很难看,“怎么,老子养你还养出仇来了?这些年你吃我的用我的,哪样不是我掏钱!”
妈妈也抹了把眼尾,“不就一顿海底捞吗,至于说出出国这种话来气我们?再说了,我们不是给你带了虾滑回来,你自己不吃怪谁?”
我扯了扯嘴角,“我对虾肉过敏。”
妈妈动作一僵,讪讪的缩回手,“你这孩子,过敏怎么不早说呢。”
我难道没说吗?只是他们从来都不听。
许是我眼中的讥讽太过明显,爸爸猛的一拍桌子。
“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们亏待你了?”
我鼓起勇气对上他的眼,问出了我藏在心底二十多年的问题。
“难道不是吗?明明我和宋珍珍一母同胞,但是凭什么她可以从小就跟在你们身边,我却只能留在乡下。”
“凭什么你们能记住她所有的小习惯,到我这连我过敏什么都不知道。”
“凭什么要我去照顾她,明明我也就比她早出生十分钟而已!”
我越问越激动。声音不自觉哽咽出声。
从初中被接回来开始,就没有人在意过我的感受。
在这个四口之家,我永远是站在最角落的那个。
每次看着他们一家三口亲密的样子,我都觉得,自己就和这个名字一样多余。
既然他们不需要我,那我愿意退出。
我用二十二年逼着自己学会放弃,为什么现在又要这样?
爸爸脸色铁青,妈妈嗫嚅半晌,叹了口气。
“小瑜,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也是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妈怎么会亏待你呢?”
“我们让你照顾珍珍,不过是为了让你稳重一些。可是你看看你自己现在这样,哪有半点稳重?”
宋珍珍在桌下悄悄牵我的手,“姐姐,大不了我不去旅游了。你不要和爸妈吵架好不好?”
对上宋珍珍担忧的目光,一股又一股涩意几乎让我喘不过气。
我应该恨她的。
明明都是一起出生的姊妹,凭什么她能得到爸妈全部的爱。可又偏偏因为曾经我们头脚相靠,我又恨不了她。
我别开脸,“不是因为旅游。”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可从小被爱包裹长大的宋珍珍并不明白。
我起身准备回房。
爸爸却将手边筷子用力掷向我。
“铛啷——”
我踉跄了一下,听到他在身后暴跳如雷。
“真是反了天了!养你这么大就是为了和我顶嘴是不是?我就是养条狗都知道感恩!早知道还不如让你死在乡下!”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03054】